圓剛科技要IT變身內部顧問 加速流程控管因應組織變動
文/黃彥棻 (記者) 2011-03-21
圓剛科技因應營運目標調整,組織也常隨之變動。該公司資訊處副總經理李長龍認為,IT部門同仁不能只是被動滿足使用者需求,主動協助公司調整流程,更能創造IT的價值
CIO Talk─圓剛科技資訊處副總經理 李長龍
●學經歷:成功大學工業管理學系。 曾經在環隆電氣的總經理室工作,負責流程營運改善以及工廠、公司電腦化作業,之後在惠普擔任12年製造業的顧問,精通MRP I、MRP II與ERP等系統,後來自行創業一家電子商務公司,之後陸續擔任JD Edward、PeopleSoft與甲骨文的顧問,並於2010年9月擔任圓剛科技資訊處副總經理一職
變動向來是IT部門面臨的最大挑戰,不論是營運目標的改變,或者是組織的異動,IT部門都必須在第一時間因應變動。圓剛科技資訊處副總經理李長龍認為,因應變動最好的作法是,將IT部門同仁訓練成內部的專業顧問。
臺灣電視卡、數位機上盒大廠圓剛科技自從成立以來,對於IT投資一直不遺餘力,該公司在IT策略上一直是希望能夠快速建置最佳化組合(Best of Breed)的資訊系統,除了要能夠系統做到有彈性,連IT人員也必須要能夠配合公司的彈性變化,從原本的IT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提升為內部技術與流程顧問。
IT流程控管要跟上組織頻繁異動
李長龍指出,圓剛科技平均每5年,包括ERP系統在內的營運相關系統,就有一次大改版,來因應公司營運策略的改變,也是為了能夠提供公司更快速、更有彈性的應變措施,才有這樣的系統大變革。
例如,2008年時,圓剛科技第4代ERP系統SAP剛上線,李長龍表示,圓剛在全球都有分公司,選用全球性的品牌產品,除了在國外分公司導入阻力較低,也很容易在當地尋求相關的技術支援,不會出現系統孤兒的現象外,「更可以將全球化的IT系統全數集中在臺灣,統一管理。」李長龍說道。
IT系統要能跟上公司營運發展,除了選用業界最佳化的組合外,另外一個重要的關鍵是,所有公司營運流程管理也要發展自動化。
李長龍認為,圓剛科技組織變動頻繁,3天內就要完成作業流程和組織變革的對應,才能大幅加快組織與系統應變的能力與彈性。
以產品訂價的流程為例,他認為,在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PLM)中的價格,就必須做到能夠自動化和ERP系統的產品價格同步,不需要重複人工確認並鍵入產品價格,這才是真正做到流程控管與自動化。
從IT的角度而言,李長龍希望,組織流程一旦有異動或變化時,IT部門應該要能更早了解組織的變動情形,以便能夠及早做好準備。以最常見的企業採購為例,某一個類別的採購,必須有其他部門的主管會簽,如果IT部門無法在組織異動時,也同時界定會異動的流程,這個採購流程將可能因為組織變動而搞得一團亂。
IT系統最終要創造價值
圓剛科技除了有針對消費者推出的電視棒、電視卡、數位機上盒的自有品牌產品外,同集團還包括圓展科技,提供學校或企業專用的實物投影機等相關產品。圓剛除了有自有品牌產品外,也同時提供設計與製造的ODM服務,以及代工製造的EMS服務。
也因為公司具有多重的營運目標,李長龍表示,IT系統是否可以符合公司的營運目標是最主要的考量。「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參考同業經驗很重要,透過不同的參考指標,可以進一步調整並提升圓剛科技的IT實力。
以往IT部門都是傾向後勤支援的部門,但李長龍認為,IT部門不應該繼續停留在過去成本中心的概念,更應該要設法創造IT部門的價值。
IT部門的價值創造不是只有口頭上說說就算,最重要的是,IT部門的同仁是否能夠提供除了技術以外的價值,這對李長龍而言,就是IT部門同仁是否可以從專業的IT技術人員,轉型成可以提供公司內部流程控管和IT技術應用的顧問。
李長龍在23年的工作經驗中,超過一半時間是擔任製造業的ERP顧問,他深知,作為一位稱職的顧問,除了必須熟知各種IT技術的應用,更要了解產業知識,並能夠對企業內的流程調整提出專業建議。李長龍說,因為IT經常要配合使用者部門做各種流程上的系統調整與控管,這也讓IT部門有機會成為最熟悉公司作業流程的單位。
當李長龍進入圓剛科技後,他訂下了一項重要目標,就是希望可以培養更多能夠協助公司進行流程控管的內部顧問,真正做到不假外求。
IT專案一定要有使用者的對應窗口
圓剛科技事業單位與產品別的區分非常複雜,圓剛IT部門還必須同時承接子公司圓展科技的IT需求,等於是同一組IT人員,必須滿足不同公司的IT需求。
但是,李長龍認為,IT部門是跨部門、跨流程單位,讓IT部門同仁慢慢學會從公司經營高度,來思考所有的流程與系統規畫,才有能力跳出原先的系統與流程框架,進一步成為溝通、整合的角色,便有資格擔任企業內部顧問。
現實的問題在於,IT部門第一時間便面臨資源分配與溝通協調的挑戰,李長龍上任後所做的一大變革,就是先在公司企業流程管理系統(BPM)導入ISO流程,也讓每一個IT系統都有系統負責人,包括IT部門與使用者部門。
以提供維護、維修和營運的MRO系統為例,便由維運部門的副總經理擔任系統負責人,而他則擔任IT部門的系統負責人;其餘的像是客服系統,因為在臺灣必須要有專人和海外分公司的部門同仁溝通聯繫,相關的系統負責人除了IT部門外,還必須要有業務部門的系統負責人,雙方一起對應該系統的相關溝通與聯繫,才不會造成溝通無效。
李長龍指出,因為規定所有新的IT專案,只要沒有業務單位的系統負責同仁,IT部門就不會接,所以這個新規定運作得比較順暢。但關鍵在於,「許多原有的、既存的IT專案,比較難找到業務部門對應的系統負責人。」他說。
即便如此,他認為這樣的過程,還是讓IT部門同仁發揮主動了解公司系統作業流程的意願,也在和業務單位的系統負責同仁的訪談過程中,更了解公司流程,進而可以提供新的流程建議。「今年度有一些新的專案,就是由IT部門同仁發現問題並提出建議後的解決方案。」李長龍很高興地說道。
Tension Wu(吳天勝)
- Apr 21 Thu 2011 09:17
圓剛科技要IT變身內部顧問 加速流程控管因應組織變動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