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前的心理資產配置
「退休」二字對您代表何種意義呢?許多理財專家表示,夫妻倆只要銀行戶頭存夠三千萬,就足夠兩人高枕無憂地退休,因此建議上班族及早做好財務資產配置(financial portfolio)。但事實上,退休除了需要財務資產配置之外,更需要心理資產配置(psychological portfolio)。舉例來說,前一陣子某家上市公司老闆曾經言之鑿鑿公開說過,只要公司年營業額達到新台幣上兆元,他就要「來造」(台語:離開之意)。而今,他的公司年營業額已經超過二兆元,這位身價百億的大老闆,卻依然難以瀟灑地退休。既然這位大老闆的退休財務資產配置絕對沒問題,可見能不能退休,心理調適有多麼重要了。

※ 退休的涵義見仁見智

去年底我到上海出差,聽到一則事件,大意是說某間中學的外側牆壁,被晨起運動的民眾發現,突然出現了四個各一米見方的大字:我要工作。到底是誰在前一晚寫的呢?經過調查之後發現,原來「作者」是一位剛剛退休沒幾天的老師。這位老師擔任教職時工作態度十分認真,深受同事及家長愛戴。無奈到了屆退年齡,按規定仍然必須退休。他心裡很不平衡,於是終於按捺不住,在服務了二十幾年的學校牆上,發洩了他的情緒。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發生在我就讀美國研究所時,一位指導教授的退休派對上。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當著許多前來祝賀的學生、家人、朋友以及學校主管的面,宣佈他即日起將所有他珍藏的書籍以及資料,全數均贈給學校的圖書館。此舉讓包含我在內的許多人非常震驚,因為這位教授多年來所累積的書籍資料,質量之佳堪稱是這領域屬一屬二的規模。一時間,來賓們紛紛請他再仔細考慮。不料教授卻非常正經地說:他希望藉由此舉能夠完全拋開過去的知識包袱,用另一個二十年創造另一個不同研究領域的巔峰!

由上面兩個實例可知,即使同樣是資深教師,「退休」二字在兩個人心中的意涵可說是截然不同!

※ 六大退休心理類型

根據官方的統計,2004年台灣地區平均退休年齡已經跌破五十五歲。此外,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也估計2010年將達到退休高峰,每年有近四十萬人加入退休養老行列。隨著嬰兒潮退休人口成長,經建會估計,2011年時,台灣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重,將正式突破10%,走在街上,每十個人就有一個老人,到了2021年,六十五歲以上老人佔16%,高齡化人口與日俱增。

針對這股勢不可擋的退休浪潮,已經有許多心理學家提出相關的建議。其中,曾經爲超過一百個退休人士進行過心理諮商的美國心理學家施洛斯伯格(N. Schlossberg)博士,分析出六種退休人士的心理類型。

A.繼承者-志趣不變,在退休後繼續使用以前所累積下來的技能,參與義務或兼職的相關工作,例如中學輔導教師退休後,擔任社區大學兼任心理學課程講師;

B.冒險者-視退休為人生的分水嶺,立定志向展開另一段嶄新的生涯歷程,例如退休工程師開始學習彈奏吉他,立志組成爵士樂團巡迴演出;

C.搜尋者-尚未找到自己退休後的定位,需要比大多數人更多時間,藉由不斷的探索、嘗試與錯誤,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涯選項;

D.享受者-享受退休後充裕的時間,讓自己的身心在時光流逝中儘量放鬆;

E.旁觀者-關心社會中所發生的種種現象,尤其遇到與自己專長領域類似的議題,雖然發表許多個人意見,但是卻很少積極參與實際行動;

F.退縮者-幾乎完全與過去生活以及人際關係隔離,也放棄尋找新的退休定位,個性因此變得封閉而不快樂。

※ 退休心理類型自我檢測

「退休」一詞聽起來似乎是一種模糊的心理狀態,其實不然。那麼要如何知道當下自我對於退休的認知態度呢?不妨誠實地填寫下列的心理量表,並圈選出最能代表您的敘述。


01  


要※退休心理資產配置的建議

以上六大退休心理類型,前五種類型都屬於以正向心理去適應未來的退休,只有最後一類「退縮者」類型的人主要以負面的心態看待退休。無論「準退休族」的您屬於哪一種退休心理類型,絕對可以從下列幾項建議中,建立「退休心理資產配置」。

適應失落感:有一則老掉牙的笑話,大意是說作官的丈夫退休後,規定老婆每天上市場買菜前,都得將今天採購的物品寫一份簽呈讓他批閱。許多人前半輩子花了許多時間與精力在工作上,因此得到極大的成就感。因此,剛退休時難免會經歷強烈的自我失落感,這是很正常的,只要花點時間,大多數人的心理都可以很快地適應。

擴大人生意義:雖然工作占了人生很大的比重,但是絕對不是人生的「唯一」。除了工作之外,家人、健康、興趣、朋友甚至助人,都是讓我們短短數十寒暑人生有意義的因素。退休後的時間與經濟能力都較為充裕,不如趁此機會擴大自己的人生意義。

提前做好佈局:就像醫學上常講的一句話:「預防勝於治療」,心理調適應該從退休之前就開始進行。例如退休後的交友圈,就必須在退休前有計畫地拓展,例如多參加大學的同學會,或主動打電話問候朋友的近況等。

訂定明確目標:許多人退休之後發現可以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一時反而無所適從。建議一開始就將自己的目標明確訂定,例如喜歡古典音樂,是要讓自己成為「古典樂迷」?「古典樂評」?還是「古典音樂家」?

現代醫學的進步造成人類壽命不斷延長,因此退休後的時間也占據我們整體人生越來越大的比例。正因為如此,如果每個人都能在退休之前先做好自我的心理調適,勢必對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品質有著極為正面的影響,並且爲自己創造生涯的另一個顛峰。

http://www.mreq.com.tw/Article.asp?id=0&sid=173&yy=2008&mm=4&dd=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reverma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